欢迎来到 庆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专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庆阳市2024年度 12315消费投诉举报分析报告

来源:庆阳市市场监管局 作者:李秀珍 发布时间:2025-03-10 17:06:05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投诉举报受理数量

2024年,庆阳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全国12315平台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12728件,同比下降19.28%。其中:投诉8369件,同比下降8.48%;举报4348件,同比下降34.47%,已办结12395件,按时办结反馈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16.84万元。共接收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转办工单186件,同比下降34.74%,按时办结反馈率为100%。整体诉求数量的下降,反映出经营主体服务水平、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内部纠纷处理机制更加完善,经营者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初现成效。同时也体现了执法部门监管和检查力度不断加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秩序持续规范,消费环境持续向好。

0927636011444979ab741b4774416d00.png

(一)从平台三大数据来源来看,话务接收6236件,群众互联网填写6407件,监管人员录入(邮箱、来函、来电等)85件,分别占比48.99%,50.33%,0.67%。从数据来源情况可以看出,互联网平台、APP、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等线上投诉举报占比不断上升,线上渠道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提交诉求,并且可以上传图片、视频等证据,使诉求表达更加清晰和完整。12315投诉举报电话占比较高,说明传统的热线电话方式仍然是消费者常用的诉求渠道,由于能够实时沟通,并且诉求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和解决,简单直接的操作也成为老百姓诉求途径的首选。

a92a669f083b4f5bb0e0088900adceae.png

(二)从投诉举报所属区域来看,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处理总量排前三位的是西峰区市场监管局7870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61.83%。西峰区居住人口较为集中,商业活动频繁,商品及服务需求较大,相应地消费者投诉举报也更为集中;镇原县市场监管局1210件,占全市投诉举报总量的9.51%;环县市场监管局1068件,占全市投诉举报总量的8.39%。不同地区的投诉举报热点行业存在一定差异,如镇原县、环县蜜饯企业及小作坊较多,甘草杏、蜜饯等产品投诉809件,占受理总量的9.67%,也成为职业索赔的重灾区。

                               2024年各县区受理情况统计表

单位名称

投诉数量

举报数量

受理总数

办结件数

西峰区市场监管局

4942

2928

7870

7868

环县市场监管局

734

334

1068

1061

庆城县市场监管局

519

239

758

754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

951

259

1210

1207

宁县市场监管局

432

202

634

628

正宁县市场监管局

376

199

575

569

合水县市场监管局

232

110

342

342

华池县市场监管局

194

77

271

268

合     计

8369

4348

12728

12697

 

二、投诉数据分析

(一)投诉问题类别。2024年共接收消费者投诉 8369件,同比下降8.39%,投诉受理量较大的问题主要有食品安全2373件、售后服务1685件、质量1109件、不正当竞争572件、价格570件、人身权利532件、合同类354件,合计占比65.05%。投诉增长较快的问题有食品安全、商标、广告、不正当竞争。

43d83a5fa8a9436b8683a94c4c2a1ef2.png

(二)从商品类投诉来看,涉及商品类投诉6009件,占投诉总量的71.80%。投诉受理量较大的商品主要有食品3103件,服装鞋帽536件,药品265件,家居用品263,交通工具231件,合计占比73.19%。增长较快的商品类投诉有食品、医疗器械、药品、首饰、通信产品。

(三)从服务类投诉来看,涉及服务类投诉2144件,占投诉总量的25.62%。投诉受理量较大的服务主要有餐饮和住宿服务873件,销售服务214件,美容、美发、洗浴服务174件,停车服务101件,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91件,合计占比67.78%。增长较快的服务有销售服务、停车服务、互联网服务、卫生保健、专业技术服务。

投诉热点分析。根据年度投诉数据类别分析。一是食品类投诉数量位居第一,主要反映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销售过期、腐败变质、混有异物、掺杂掺假的食品,或者食品包装上含有虚假夸大内容,误导消费者,营养成分等标志与实际标准不符等问题;二是售后服务类投诉频次较高,主要涉及商家售后响应迟缓,维修拖延或拒绝退货,设置障碍,以各种理由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答应退还却迟迟不予处理,消费者多次催促无果,长时间等待等问题;三是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耐用性、性能稳定性不满,如电子产品、家电产品短期内出现故障等问题;四是餐饮及住宿服务,主要涉及服务人员态度恶劣,个别餐饮店消毒措施不到位、乱收费等;网上订购酒店无法入住,套餐内协议不履行;酒店卫生不达标且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差;住宿条件与宣传不符,不退押金等问题;五是服装鞋帽质量问题,面料成分与宣传不符、掉色起球、开线脱胶,出现质量问题时售后标准存在争议等问题。

三、举报数据分析

2024年共接收举报4348件,同比下降34.47%,按期核查率99.9%,立案253件,按时办结率100%。 从举报问题类别来看,排前五位的举报分别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1042件、广告违法行为919件、不正当竞争行为544件、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402件、价格违法行为323件,合计占举报总数的53.67%。

举报热点分析。从举报问题来看,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广告违法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较为突出。一是商家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的食品、过期食品,销售不符合食品包装标签规定的食品,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食品、小餐饮,超范围经营等行为;二是商家推广商品过程中的宣传图片、文字描述与实物不符、广告宣传中违法使用绝对化、极限化用语、宣传方式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宣传,广告违法行为;三是经营者对其销售的商品性能、功能、质量等做出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重点涉及的行业为药店、超市,也成为索赔的聚焦点;四是职业索赔的举报数量持续增长,实体企业、电商企业、电商平台、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大量职业索赔甚至要挟、勒索,企业深受其扰,职业索赔人反复利用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等监督程序,向行政部门施压,将索赔目的传导给企业(经营者),让企业满足其索赔要求,只要满足索赔目的就会主动撤诉,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对优化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占用大量执法资源。

874e6996e1cc4efa90747d7a254b77b2.png

四、ODR企业投诉情况分析

庆阳市通过建立多元化解体系,推动维权关口前移,持续开展“放心消费行动”活动,召开消保联席会议,统筹各方力量,广泛动员引导经营者积极参与,坚持把消费者满意度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创新发展消费纠纷多元化调解模式,有效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极大提高了消费者维权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企业消费维权第一责任人意识有效提升,经营者、消费者纠纷化解成本进一步降低,有效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2024年,平台共有371家在线纠纷调解企业(ODR企业)。新增ODR企业169家,通过ODR企业快速处理消费投诉1403件,占投诉总量16.76%,协商和解1384件,和解成功率98.65%,平均处理时长1.08天,较传统模式缩短了8.92天,

五、下一步举措

聚焦全市消费投诉举报热点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消费宣传教育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消费教育活动,普及消费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及时梳理发布消费维权分析、消费提示警示,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及时合理维权。同时,引导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把控商品质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广告宣传和合同行为,积极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从源头上减少投诉举报的发生,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是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针对重点行业和突出问题,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增加监督检查频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同时,加强对新兴行业的研究和监管探索,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新兴业态发展的监管机制,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实现市场监管知识的共享,培养一批市场监管专业能力较高的执法队伍。

三是进一步优化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加强12315受理人员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紧盯基层岗位技能需求,强化业务培训,把好入口关,减轻基层负担,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确保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四是依法应对职业索赔。针对职业索赔人投诉举报数量不断增加,既要准确界定“正当维权”与“敲诈勒索”的边界,又要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守法经营意识,把好进货查验关口,主动规范,扎紧篱笆,不让职业索赔有机可乘,避免在经营者中再次出现违法行为,规避投诉举报风险,不断营造规范有序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