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3.15】 凝聚维权合力 提振消费信心
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能,庆阳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协调各方力量,全市系统紧紧围绕2023年消费者权益日“提振消费信心”年主题,积极持续开展“走进3.15,消费环境建设市场监管在行动”系列活动。

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宣传引导,提升消费者维权能力。全市系统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了以面对面座谈、行政约谈、法律宣传、业务技能培训、诚信单位ODR企业授牌、专项执法检查、假冒伪劣商品展示对比和销毁等活动。3月15日,《陇东报》刊登了【聚焦3·15】提振消费信心 打造舒心消费环境专版;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维护消费者权益 提振消费信心”座谈会,各县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协会联合当地相关部门分别在辖区广场、商场等人员密集区域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大会,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西峰区市场监管局召开消费者代表及企业代表参与的“消费与服务”面对面座谈会,会上消费者提问直切要害,从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商品价格、电梯安全到商品质量、家装合同方面的疑问,相关企业、社会组织负责人则直面问题、不回避不绕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执法人员从监管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就监管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进行了介绍。3月9日联合法院、公安、住建、教育等10部门负责人以“促进维权共治,提振消费信心”为主题,围绕舆情疏导、消费调解、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行政与司法共治、机构退费、职业打假投诉等投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与会单位立足本单位职责,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消费维权工作的经验做法和思路举措进行了交流发言,对今后如何高效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华池县市场监管局对医疗领域、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低碳消费、金融消费等与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广泛开展宣传,同时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庆城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消费维权“五进”宣传服务活动,积极培育农村、社区消费教育(维权)站点,加强对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消费维权服务站的培育、培训工作,以举办讲座、现场咨询服务等形式,督促企业和行业自律经营,主动和解消费纠纷。镇原县市场监管局曝光2022年度查处的投诉举报十大典型案例,涵盖物业收费、房地产虚假广告、伪劣工业产品、农用地膜化肥、非标电动车等方面内容。西峰、镇原、华池、合水、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放心消费创建单位、诚信企业、ODR企业进行了授牌,积极引导被授牌的单位严把产品质量、践行服务承诺、树立企业形象,成为行业典范,助推全市放心消费建设工作更上新台阶。
据不完全统计,3·15活动当天,共参与活动的消费者有8.5万人次,经营者及企业参与11498户次,发放宣传资料12.6万份,召开新闻发布会3次,开展消费教育引导活动65次,发布典型案例20个,制作宣传视频17个,播放各类公益广告335条/天。对收缴的一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化妆品、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等不合格产品共计39类263个品种,货值328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集中无害化销毁,有力震慑了不法行为。
二、强化消保监管执法,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3月初,庆阳市局全面梳理2023年投诉举报热点难点,认真谋划,积极部署,组织执法力量在全市范围内紧紧围绕与民生相关的特种设备、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价格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结合“三抓三促”行动,要求各县区对辖区商场、超市等消费场所开展大排查,聚焦解决民生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检查民生领域教育收费、医疗卫生收费、商超在售商品质量、春耕地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问题,依法开展市场监管领域重点整治并积极发布消费警示。

三、畅通消费投诉渠道,提升消费维权服务质量。全市系统畅通线上线下消费纠纷投诉渠道,制定了3·15活动期间应急预案,全力做好12315,12345投诉举报处置工作,各县区成立快速应急处置队伍,明确应急值班人员,并配备相应的应急力量,及时受理、处理消费者咨询、投诉和举报,随时待命,对“3·15”晚会现场转办的投诉、举报件,确保在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并做好舆情处置和突发消费投诉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截至3月15日,全市12315平台共受理登记投诉举报2001件(3月15当天受理投诉举报44件),已办结1517件;办理回复12345热线平台各类投诉45件。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党和政府的神圣使命,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普遍期待,是市场监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积极组织执法力量,根据3·15晚会曝光问题线索,以食品安全、美容美发、装饰装修、消防产品、日用百货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商品重点行业为突破口,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持续净化消费环境,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