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12315消费投诉举报分析报告
一、平台受理投诉举报情况
2023年,庆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全国12315平台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15770件,同比增长64.59%,其中:投诉9135件,举报6635件,已办结15331件,按时办结反馈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36.72万元。共接收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转办工单285件,已办结285件,按时办结反馈率为100%。

类型 | 2023年 | 2022年 | 同比(%) |
投诉(件) | 9135 | 6742 | ↑58.77 |
举报(件) | 6635 | 2835 | ↑134.04 |
(一)从平台三大数据来源来看,话务接收6368件,占40.38%;群众互联网填写9190件,占比58.28%;监管人员录入(邮箱、来函、来电等)212件,占比1.34%。互联网平台和12315投诉举报电话是群众投诉举报的主渠道。

(二)全市系统处理总量排前三位的是西峰区市场监管局11496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72.89%;镇原县市场监管局1071件,占全市投诉举报总量的6.79%;环县市场监管局889件,占全市投诉举报总量的5.64%。
2023年各县区受理情况统计表
单位名称 | 投诉数量 | 举报数量 | 受理总数 | 办结件数 |
西峰区市场监管局 | 6089 | 5407 | 11496 | 11207 |
环县市场监管局 | 675 | 245 | 920 | 889 |
庆城县市场监管局 | 491 | 183 | 674 | 658 |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 | 876 | 262 | 1138 | 1071 |
宁县市场监管局 | 371 | 213 | 584 | 576 |
正宁县市场监管局 | 212 | 128 | 340 | 340 |
合水县市场监管局 | 239 | 121 | 360 | 352 |
华池县市场监管局 | 182 | 76 | 258 | 244 |
合 计 | 9135 | 6635 | 15770 | 15337 |
二、投诉受理情况分析
(一)2023年共接收消费者投诉 9135件,同比增长35.49%,按时初查率100%,办结8916件,同比上升33.84%,按期办结率100%。从投诉问题来看,投诉受理量较大的问题主要有:食品安全(1969件)、售后服务(1403件)、质量(1297件)、合同(703件),价格(570件)合计占比65.05%。投诉增长较快的问题有商标、标准化、广告、不正当竞争、认证认可。

(二)从商品投诉来看,涉及商品类投诉6793件,占投诉总量的74.36%,投诉受理量较大的商品主要有:食品(2840件)、医疗器械(648件)、药品(501件)、交通工具(391件),服装鞋帽(373件),合计占比69.97%。增长较快的商品类投诉有医疗器械、药品、特种设备、卫生用品、化妆品。
(三)从服务投诉来看,涉及服务类投诉2342件,占投诉总量的25.64%.投诉受理量较大的服务主要有:餐饮和住宿服务(879件)、美容、美发、洗浴服务(207件)、销售服务(132件)、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120件),教育培训服务(112件),合计占比61.91%。增长较快的服务有停车服务、行政事业性服务、卫生保健、社会福利、洗涤、染色服务。
(四)从投诉企业来看,被投诉量较大的企业主要有环县回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105件)、甘肃百草益医药有限公司(94件)、镇原县香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86件)、甘肃祥光康医药有限公司(85件),合计占比4.63%。增长较快的企业有镇原县新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上升220%)、镇原县新千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上升181.25%)、甘肃了不起农特产加工有限公司(上升77.14%)、镇原县香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上升50.88%)、甘肃新一代食品有限公司(上升34.21%)。
投诉热点:一是食品类投诉位居第一,主要反映的问题是销售过期、变质、有异物的食品,食品不符合标签标识要求,包装标签、说明书存在标注瑕疵,广告或食品包装上含有虚假夸大内容,误导消费者,营养成分等标志与实际或相关标准不符等问题。二是交通工具类投诉销售过程中部分经销商不提供车辆出厂合格证、不退定金、强制搭售、承诺不兑现、加价提车、拖延退款等;三是服装鞋帽质量问题,面料成分与宣传不符、掉色起球、开裂脱胶,出现质量问题时售后标准存在争议;四是餐饮及住宿服务,主要涉及服务人员态度恶劣,个别餐饮店消毒措施不到位、乱收费等;网上订购酒店无法入住,套餐内协议不履行;酒店卫生不达标且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差;住宿条件与宣传不符,不退押金等问题;五是停车收费、物业收费不符合地方标准等问题。
三、举报受理情况分析
2023年,庆阳市12315平台共接收举报6635件,同比增长178.19 %,按期核查率99.98%,立案349件,同比上升158.52%,办结6585件,同比上升132.53%,按时办结率100%。其中:涉及商品类5532件,占举报总量的83.38%;涉及服务类1103件,占举报总量的16.62%。

从举报问题类别来看,广告违法行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举报的热点。其中,广告违法行为(2231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849件)、不正当竞争行为(766件),合计占比57.97%。
举报热点:一是商家推广商品过程中的宣传图片、文字描述与实物不符、广告宣传中违法使用绝对化、极限化用语、宣传方式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宣传,广告违法行为;二是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的食品、过期食品,销售不符合食品包装标签规定的食品,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食品、小餐饮,超范围经营等;三是经营者对其销售的商品性能、功能、质量等做出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重点涉及的行业为药店、超市,也成为索赔的聚焦点;四是职业打假索赔的举报数量急剧增长,实体企业、电商企业、电商平台、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大量职业打假人的索赔甚至要挟、勒索,企业深受其扰;职业打假索赔人反复利用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等监督程序,向行政部门施压,将索赔目的传导给企业(经营者),让企业满足其索赔要求,只要满足索赔目的就会主动撤诉,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对优化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导致基层执法人员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去应对,占用大量执法资源,对正常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ODR企业处理投诉情况分析
2023年,平台共有218家在线纠纷调解企业(ODR企业)。2023年ODR企业新增125家,共接收消费投诉纠纷482件,占投诉总量5.27%,办结480件,办结率99.58%,和解成功129件,平均处理时长4.58天,较传统模式缩短了5.42天,与传统调解方式相比,极大提高了消费者维权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企业消费维权第一责任人意识有效提升,经营者、消费者纠纷化解成本进一步降低,让消费者足不出户解决消费纠纷,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消费者少跑腿,有效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
五、投诉举报工作相关建议
通过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数据分析,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情况,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为多样复杂,我们要充分利用12315数据归集优势,捕捉市场动态、回应社会关切,要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做到会办案、敢办案;全力保护消费安全,激发消费潜力,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乐享高品质消费,建议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开展能力提升行动。
第一要加强12315受理人员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受理人员应具备相当的专业技术和法规应用能力,在受理中详细询问和了解情况,对投诉举报事项进行初步研判,不属于本部门办理的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建议消费者向相关部门反映,把好入口关,减轻基层负担,提高行政效率。
第二要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和自身综合素养。紧盯基层岗位技能需求,强化业务培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贯,实现市场监管知识的共享,培养和造就一批市场监管的全科型人才,打造专业能力较高的执法队伍。
第三要强化日常监管,推动形成规范有序市场秩序。将专项整治行动巩固为常态化、持续化日常监管工作,市、区两级联动,通过日常监管、行政约谈、监管执法、专项整治、消费警示等方式化解行业突出问题,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自律引导,特别强化对小餐饮业主的守法经营意识,督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操作,自觉坚守食品安全底线。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四要强化责任意识,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指导、鼓励企业推进消费维权和放心消费承诺,督促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和行业自律责任,推动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激发市场活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企业发展成为全国 12315 平台 ODR 企业等方式,督促企业及时有效处理消费者投诉,提高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效率,推动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消费多元化解机制,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第五要依法积极应对职业索赔人。针对职业索赔人投诉举报数量不断增加,除了要积极界定“正当维权”与“敲诈勒索”的边界外,更要不断督促企业做好自我提升,提升自身诚信自律水平,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守法意识,主动规范,扎紧篱笆,不让职业投诉有机可乘,避免在经营者中再次出现违法行为,规避投诉举报风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