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质量强市建设】庆阳市推进新质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质量融合联动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部署要求,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委《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和《甘肃省“质量强链标准稳链知识产权延链X1116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安排。庆阳市结合本地产业实际,以“东数西算”枢纽节点、“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为依托,以数字经济产业链和循环农业产业链为双链路,组织开展了庆阳市“农数共进、双链齐驱”产业链供应链暨质量强链标准稳链知识产权延链X1116行动。
一是高位谋划,综合发力。市质量强市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织市场监管、发改、数据、农业农村、科技、商务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聚焦我市主要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瓶颈问题,加强质量支撑、标准引领和知识产权培育保护,系统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市,更好发挥质量基础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为有效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质量支撑。
二是农数共进、双链齐驱。行动以着眼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为主题,在全市“综合能源、油煤气化工、数字经济、装备制造”四条千亿级产业链中选取“数字经济”产业链,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医药康养、绿色环保”四条百亿级产业链中,选取“现代农业”产业链,以“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三元双向搞活循环农业、农数双链共进质量融合提升”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三是向新笃行,质量强链。领导小组制发收集了“质量档案信息调查问卷”,绘制了“农数共进、双链齐驱”产业链质量图谱。收集归纳“电力供应存在缺口”“IDC单机柜功率不足”“缺乏品牌、质量管理人才”“生产效率有待提升”“原材料等控制技术不足造成有害物质含量不稳定”等链上企业质量问题27个,研判“人才支撑”“菌产效能”“检验检测”等产业链短板环节6处,形成“甘肃省省级食用菌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数算电融合(庆阳)研究院、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等质量提升培训基地建设”等重点攻关项目7项,设置“加强数字企业认证、开展算力计量、标准调研”“食用菌全链条检验检测”等质量政策工具清单7条。同时强力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向链上企业延伸,链上新增“首席质量官”8名,全市新增“首席质量官”105名。
下一步,领导小组将着力强化链能融合、链际合作,补链、强链、稳链、延链,通过不断巩固提升质量基础,促使企业取得更多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品迭代升级,获取更多市场优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