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出台《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方案》
近日,《合水县大力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方案》经合水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印发。《方案》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县注册商标总量由现在的112件达到200件,中国驰名商标争取达到1件,甘肃省著名商标达到6件。并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政府成立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局,具体负责商标战略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对相关部门和乡镇申报注册商标工作进行指导、审核和督查。
二是确定目标任务。年底前,县旅游局申报“黄河古象”牌商标;县科技局申报“秦直道”牌商标;县农牧局申报“子午岭”牌商标;各乡镇结合本乡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完成申报商标1件;县工商局完成1件甘肃省著名商标申报命名。至2020年底,县农牧、果业、蔬菜、供销、文广、旅游、科技、林业、工信等九部门每年至少完成商标注册2件;各乡镇至少完成商标注册1件,工商局每年完成1件甘肃省著名商标申报命名工作,争取完成1件中国驰名商标申报命名。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根据庆政办发(2010)16号《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工商局关于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的,一次性对商标持有人奖励50万元;凡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的,一次性对商标持有人奖励5万元;在市政府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决定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商标持有人或企业每件分别奖励20万元、3万元。对完成商标注册任务的部门及乡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申报1件补助1500元,再对取得注册商标的每件奖励2000元。
四是明确培育重点。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扶持农业企业走“公司+农户+商标”的发展路子,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地域、产业特色和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商标品牌。大力开发以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为代表的黄色地域文化,加快发展以香包、刺绣、民间剪纸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一批凝聚地域文化特色的商标品牌,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合水特色和黄土风情的服务业知名商标。
五是加强协作配合。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加强商标战略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商标战略试点示范工作,创建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商标示范乡镇和商标示范企业。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政府成立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局,具体负责商标战略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对相关部门和乡镇申报注册商标工作进行指导、审核和督查。
二是确定目标任务。年底前,县旅游局申报“黄河古象”牌商标;县科技局申报“秦直道”牌商标;县农牧局申报“子午岭”牌商标;各乡镇结合本乡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完成申报商标1件;县工商局完成1件甘肃省著名商标申报命名。至2020年底,县农牧、果业、蔬菜、供销、文广、旅游、科技、林业、工信等九部门每年至少完成商标注册2件;各乡镇至少完成商标注册1件,工商局每年完成1件甘肃省著名商标申报命名工作,争取完成1件中国驰名商标申报命名。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根据庆政办发(2010)16号《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工商局关于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的,一次性对商标持有人奖励50万元;凡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的,一次性对商标持有人奖励5万元;在市政府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决定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商标持有人或企业每件分别奖励20万元、3万元。对完成商标注册任务的部门及乡镇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申报1件补助1500元,再对取得注册商标的每件奖励2000元。
四是明确培育重点。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扶持农业企业走“公司+农户+商标”的发展路子,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地域、产业特色和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商标品牌。大力开发以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为代表的黄色地域文化,加快发展以香包、刺绣、民间剪纸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一批凝聚地域文化特色的商标品牌,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合水特色和黄土风情的服务业知名商标。
五是加强协作配合。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加强商标战略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商标战略试点示范工作,创建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商标示范乡镇和商标示范企业。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