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工商局着力营造“三个环境”扎实推进“双创”
今年以来,庆阳市工商局立足职能,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强化市场监管执法为抓手,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持续激活发展新动能,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在继续深化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先照后证、“一照一码”“两证整合”等商事制度改革系列重大举措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实施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全流程网上核准改革、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了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与工商部门“零见面”,破解了市场主体退出难问题,持续激发了市场活力。前4个月,新登记市场主体7217户,新登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动就业创业2.9万人,同比增长15%。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市场主体10.87万户,与去年年底相比增长4.1%;完成“个转企”223户,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6%。
二是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着力营造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商标战略对于保护知识产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起草了《庆阳市关于深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讨论稿,提交市政府研究通过后付诸实施。组织开展了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助推庆阳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首个“中国品牌日”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商标注册须知》《商标注册申请指南》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服务咨询群众1000余人次。一季度,全市商标申请量达到312件,位列全省第二。目前全市拥有有效注册商标1885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6件、地理标志商标5件、甘肃省著名商标56件。
三是强化市场监管执法,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避免了检查任性、执法扰民,给企业减轻了负担。今年第一次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抽查目前已抽取市场主体2626户,组织抽检化肥4大类60余个品牌106个样品。同时,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与各类专项整治相结合,努力消除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监管盲区和“灰色地带”,为“双创”营造了良好环境。先后扎实开展了“双节”、农资、网络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了汽车销售服务行业、通讯行业个人信息保护、读写台灯领域、羊绒羊毛大衣、皮鞋等商品专项市场清查。积极配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前4个月,全市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80件,案值191.25万元。
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在继续深化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先照后证、“一照一码”“两证整合”等商事制度改革系列重大举措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实施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全流程网上核准改革、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了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与工商部门“零见面”,破解了市场主体退出难问题,持续激发了市场活力。前4个月,新登记市场主体7217户,新登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动就业创业2.9万人,同比增长15%。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市场主体10.87万户,与去年年底相比增长4.1%;完成“个转企”223户,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6%。
二是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着力营造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商标战略对于保护知识产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起草了《庆阳市关于深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讨论稿,提交市政府研究通过后付诸实施。组织开展了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助推庆阳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首个“中国品牌日”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商标注册须知》《商标注册申请指南》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服务咨询群众1000余人次。一季度,全市商标申请量达到312件,位列全省第二。目前全市拥有有效注册商标1885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6件、地理标志商标5件、甘肃省著名商标56件。
三是强化市场监管执法,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避免了检查任性、执法扰民,给企业减轻了负担。今年第一次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抽查目前已抽取市场主体2626户,组织抽检化肥4大类60余个品牌106个样品。同时,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与各类专项整治相结合,努力消除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监管盲区和“灰色地带”,为“双创”营造了良好环境。先后扎实开展了“双节”、农资、网络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了汽车销售服务行业、通讯行业个人信息保护、读写台灯领域、羊绒羊毛大衣、皮鞋等商品专项市场清查。积极配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前4个月,全市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80件,案值191.25万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