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要闻动态>详细内容

庆阳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以“三抓三促”行动引领检验检测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庆阳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 2025.09.28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近年来,庆阳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引领,锚定“保安全、强基础、理关系、创品牌、促发展”主线,紧扣“四梁八柱”发展框架,以推动检验检测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耕主责、强化技术、攻坚能力、勇担责任,各项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持续巩固全市检验检测行业“领头雁”地位。

一、抓学习促提升,锚定主线强根基,夯实履职尽责硬支撑。

以“学习提升”为核心,从规划引领、主业深耕、协作联动、创新驱动、人才培育等方面发力,全面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服务质效。

(一)擘画发展蓝图,明确前进方向

为避免工作盲目性,我院通过实地调研、征求企业与群众意见、邀请专家论证等方式,结合自身技术能力与庆阳产业需求,制定《庆阳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检验检测工作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四梁八柱”发展框架:“四梁”即构建科学管理体系、核心创研能力、高效服务能力、规范保障体系;“八柱”即通过人才强基、创新驱动、资质拓展、数智转型、品牌塑造、开放合作、绿色发展、文化培育提供支撑,同时明确“一年强基础、两年有突破、三年显成效”总体目标,为未来三年工作划定清晰路径。

(二)深耕主责主业,提升服务效能

始终将检验检测主业作为核心,以精准服务保障民生安全与产业发展:

1.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承担全市农资、建材、煤炭、纤维制品等20类产(商)品检验任务,年均完成700批次以上抽查,及时发现并反馈质量隐患,为市场监管执法提供技术依据,保障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安全。

2.计量器具检定:建立33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覆盖贸易结算(如电子计价秤、加油机)、医疗卫生(如血压计、B超机)、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等领域,年均检定(校准)器具1.9万台/件。同时落实强检免费政策,每年为企业减免检定费用超400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3.粮油安全检验:围绕粮食安全战略,按市发改委部署,年均完成100批次以上政策性粮油库存、出入库及收购粮食质量安全风险检验,精准排查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隐患,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4.纤维检验升级:今年3月,市纤维检验所在我院挂牌成立,标志着我院纤维及制品检验能力实现跃升。目前已全面参与全国公证棉检验,为庆阳棉花等特色富民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强部门协作,强化技术支撑

主动对接各部门需求,发挥检验检测技术优势,协助开展专项整治与重点工作:

1.加油机专项整治:联合市市场监管局抽调技术骨干,检查全市81家民营加油(气)站,查处计量违法案件9起;协助搭建加油机数字计量监管平台,实现实时动态监管,防范作弊行为。今年以来,民营加油站入库税款达1181.51万元(同比增长73.11%),查补税款480.28万元,加收滞纳金及罚款190.32万元,保障消费者权益与税收安全。

2.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针对集贸市场、超市、零散摊点等场景,同步开展计量检定与执法检查,检查35家单位、1856台电子计价秤,查处违法案件5起,维护民生领域贸易公平。

3.医疗机构计量检定:成立两个工作组,对全市医疗机构血压计、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等器具开展集中检定,已完成2380台器具检定,确保医疗设备量值准确,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4.其他技术支撑:协助正宁县公安局完成涉案化肥抽样检验,为案件查处提供关键依据;配合市交通局完成西峰城区出租车调价计量校准,保障调价公平;承办全市7家法定计量机构小型衡器量值比对,提升行业整体检定能力。

(四)攻坚科技创新,增强核心动能

以科技创新驱动技术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1.深化外部合作:与省计量研究院签署《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科研攻关、技术指导、业务互助开展合作,已联合申报省级科研项目4项、校准规范2项,借助省级资源补齐自身科研短板。

2.强化内部驱动:成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技术骨干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营造科研氛围。近年来,专业技术人员主持或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16项,科研质量与数量显著提升。

3.打造领域平台:今年4月,我院能源化工检验检测重点实验室被西峰区科技局认定为重点实验室,聚焦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需求,提升煤炭、石油、化工产品检验能力,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五)加大人才培育,优化队伍素养

将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多渠道培育提升队伍能力:

1.强化培训赋能:近三年累计选派300人次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学习前沿检验技术;同时开展内部“传帮带”,邀请行业专家授课、组织业务培训会,帮助年轻技术人员快速成长。

2.支持争先创优:鼓励技术人员参与技能竞赛与资质认证,近年来5人在全省计量大比武中分获一、二、三等奖,4人获“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4人被聘为西峰区科技特派员/专员,17人入选各类评审专家库,9人取得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队伍专业素养持续优化。

(六)抓实招商引资,赋能地方发展

将招商引资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计划、明确分工,主动对接外地检验检测、设备制造等企业。近三年累计联系企业53家,签约12家,其中5家已在庆阳设立分公司;今年在本系统招商引资考核中暂以20分获第一名,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七)创新宣传科普,普及计量意识

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20世界计量日”为契机,走进学校、社区、福利院,通过发放资料、现场检定(如家用秤、血压计)、互动实验等形式,普及计量知识,让群众了解“计量与生活的关系”,营造全社会关注计量、重视质量的氛围。

(八)深化结对帮扶,践行社会责任

助力乡村振兴,组织34名帮扶干部与42名困难群众结对,定期走访了解需求,今年以来累计帮办实事30余件,捐赠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价值5000元),向村积分超市捐赠日化用品(价值5000元),切实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抓执行促落实,聚焦痛点破难题,打通发展堵点障碍。

以“执行落实”为关键,针对长期制约发展的痛点问题,靶向施策、逐一攻坚,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一)推进机构整合,完善职能建设

自2017年我院组建以来,农产品(粮油)检验检测中心整合因历史遗留问题、人员分流安置等因素推进缓慢。2024年,我院成立专项工作组,逐人沟通化解人员顾虑、逐项梳理资产归属、多次对接财政与编制部门,最终完成资产与业务全面整合,并顺利取得资质认证。目前中心已正常开展检验工作,为粮食安全监管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支撑。

(二)保障职工权益,稳定临聘队伍

针对18名临聘人员工资低、无社保的问题,我院多次向政府分管领导及财政部门汇报,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最终解决工资归口问题,实现人均月增资超2200元,并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消除临聘人员后顾之忧,提升其归属感与工作积极性。

(三)更新检测设备,破解效率瓶颈

此前部分检验设备使用超10年,存在“检得慢、数据偏差”问题。我院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累计投入200余万元更新大型设备10台(套),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检测效率提升30%以上,数据准确率显著提高。后续计划将剩余老旧设备纳入“以旧换新”项目,进一步夯实硬件基础。

(四)补齐基建短板,改善办公环境

针对办公楼、实验楼墙面脱皮、地面开裂、实验室与办公室混杂等问题,我院筹措资金进行维修改造:实现实验室与办公室分设,升级建材、纤检实验室通风与安全设施,改造门岗、楼梯台阶消除安全隐患。目前仍存在楼面破旧、楼顶漏水、线路老化等问题,已邀请财政部门实地调研并向市政府专题汇报,待经费落实后推进整改。

(五)推进数字转型,突破信息壁垒

当前我院检验检测仍以“手写记录、人工汇总”为主,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无法共享,与“数字庆阳”建设脱节。我院已完成市场调研,明确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涵盖样品受理、检测流程跟踪、报告生成、数据共享等功能),并对接市大数据部门争取优惠政策,向省市场监管局申请专项经费,下一步将加快平台落地,实现“线上受理、线下检测、数据互通”,提升服务效率。

三、抓效能促发展,瞄准目标谋新篇,打造行业标杆新形象。

以“效能提升”为目标,聚焦主业精进、招商拓展、能级提升、创新突破,推动检验检测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精进检验检测主业

1.产品质量检验:按市市场监管局任务要求,加快抽样与检测进度,确保完成年度700批次抽查任务;同时申报食品、化妆品等新检验资质,扩大服务范围。

2.农产品检验:除常规粮油检验外,重点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增加抽检频次与指标覆盖,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3.计量器具检定:力争全年检定器具数量同比增长10%,提高乡镇卫生院、偏远地区农贸市场器具检定覆盖率,确保民生领域计量准确。

(二)拓展招商引资成效

1.跟踪服务已签约企业:对已设立分公司的5家企业,建立“专人对接”机制,协助解决场地、政策对接等问题;对未落地的7家签约企业,加快协议履行进度,推动项目尽快投产。

2.拓展新合作企业:通过行业展会、线上推介等方式,宣传庆阳投资环境与优惠政策,重点对接检验检测设备制造、第三方检测服务企业,力争年内新增签约3-5家企业。

(三)提升检验检测能级

1.设备升级:与财政、省级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申报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专项资金,优先替换使用超8年、误差超标的设备,力争三年内将检测自动化率从35%提升至55%,缩短检测周期。

2.人才培育:每年安排不低于10万元培训经费,组织技术人员参加高端培训与技能竞赛;深化“传帮带”,选拔专家骨干与30岁以下年轻职工结对,打造高素质技术队伍。

(四)增强科技创新实力

1.强化实验室建设:以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开展煤炭清洁利用、石油产品质量提升等课题研究。

2.推进项目申报:定期评估现有10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进展,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建立“项目库”,复盘未立项项目经验,年内力争新增2-3项省级科研项目或校准规范。

下一步,庆阳质检院将持续深化“三抓三促”行动,锚定“区域检验检测高地”目标,进一步深耕主业、突破瓶颈、提升效能,全力巩固“领头雁”地位,为保障民生安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