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工商局启动红盾护农“春雷行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来源:市管科
2016.03.24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春耕在即,庆阳市工商局周密部署红盾护农“春雷行动”,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
专项行动依法加强化肥、农药、农机具、农膜等重点商品的质量检测和检查,重点查处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有效含量不足等农资质量违法行为;依法查处虚假标识、标识不清、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傍名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同时,各级工商部门将与农机、农牧、质监、供销等部门积极协调,联合开展对农机具、农膜销售的执法检查和专项治理,坚决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机具和厚度小于0.008mm以下农膜的行为。
专项行动主要采取九项措施:一是对全市农资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摸排,坚决查处取缔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农资经营户和无照经营者,严格规范经营资格。二是结合农时季节和本地农资使用特点,以农民使用量大、消费者投诉举报突出、新闻媒体曝光和列入农资商品“重点监管名单”的不合格农资商品及其经营者为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农资经营户定向抽查和商品质量抽检,提高农资商品质量合格率。三是对农资市场开办者和经营大户进行行政约谈,加强指导和监督,明确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法律责任,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经营台帐、使用购销凭证等制度,切实规范农资经营渠道。四是加大涉嫌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对性质恶劣、影响面大的案件,及时曝光,加大宣传,增强震慑力,使农资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五是继续开展“农资放心店”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示范建设成效。六是强化对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的监管,形成线上线下全面监管的有效机制。七是结合精准扶贫、“双联”行动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印发宣传资料、现场指导等多种有效形式,向农民群众广泛普及真假农资简易识别方法,科学使用农资知识和农资消费维权常识及名优农资企业和品牌,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辨别假冒伪劣农资的防范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八是积极探索完善合同帮农新机制,加强合同培训指导,提高涉农企业的合同履约能力;严厉查处涉农合同违法行为,及时解决涉农合同纠纷,保护农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组织制定推行农产品收购合同示范文本,大力推行“订单农业”,通过引导帮扶,依法规范,大力培育一批信誉好、带动能力强的涉农企业,为农产品流通铺好“订单路”,为农民增收架好“致富桥”。九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抽查抽检、违法失信、投诉举报等相关信息,构建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切实提高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和农资商品质量可追溯能力。
专项行动依法加强化肥、农药、农机具、农膜等重点商品的质量检测和检查,重点查处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有效含量不足等农资质量违法行为;依法查处虚假标识、标识不清、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傍名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同时,各级工商部门将与农机、农牧、质监、供销等部门积极协调,联合开展对农机具、农膜销售的执法检查和专项治理,坚决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机具和厚度小于0.008mm以下农膜的行为。
专项行动主要采取九项措施:一是对全市农资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摸排,坚决查处取缔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农资经营户和无照经营者,严格规范经营资格。二是结合农时季节和本地农资使用特点,以农民使用量大、消费者投诉举报突出、新闻媒体曝光和列入农资商品“重点监管名单”的不合格农资商品及其经营者为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农资经营户定向抽查和商品质量抽检,提高农资商品质量合格率。三是对农资市场开办者和经营大户进行行政约谈,加强指导和监督,明确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法律责任,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经营台帐、使用购销凭证等制度,切实规范农资经营渠道。四是加大涉嫌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对性质恶劣、影响面大的案件,及时曝光,加大宣传,增强震慑力,使农资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五是继续开展“农资放心店”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示范建设成效。六是强化对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的监管,形成线上线下全面监管的有效机制。七是结合精准扶贫、“双联”行动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印发宣传资料、现场指导等多种有效形式,向农民群众广泛普及真假农资简易识别方法,科学使用农资知识和农资消费维权常识及名优农资企业和品牌,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辨别假冒伪劣农资的防范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八是积极探索完善合同帮农新机制,加强合同培训指导,提高涉农企业的合同履约能力;严厉查处涉农合同违法行为,及时解决涉农合同纠纷,保护农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组织制定推行农产品收购合同示范文本,大力推行“订单农业”,通过引导帮扶,依法规范,大力培育一批信誉好、带动能力强的涉农企业,为农产品流通铺好“订单路”,为农民增收架好“致富桥”。九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抽查抽检、违法失信、投诉举报等相关信息,构建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切实提高农资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和农资商品质量可追溯能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