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2.5万户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今年以来,庆阳市持续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截至10月份,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2.5万户(其中:企业28042户,个体工商户8718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827户),注册资金达2244.6亿元,较商事制度改革前分别增长90%和319%。
一是进一步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继续推进“多证合一”和“先照后证”改革,实现57项备案事项整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减至32项。严格履行“双告知一承诺”职责,全市“双告知一承诺率”达到100%。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全面实现企业开办时间统一压缩至8.5天以内。不断拓展政银便民通服务,实现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兰州银行、甘肃银行等5家银行庆阳分行合作,扩大了就近登记注册覆盖面。实行企业名称(含农专社)自主申报登记管理,取消了名称核准权限限制,除涉及前置审批许可和应当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的企业名称外,工商机关不再实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实施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开通微信和支付宝“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自主下载、查看、打印电子营业执照,方便群众使用。
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在全市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信息申报承诺制度,各类市场主体办理登记,不再提交房屋产权证明、租赁合同等材料,只需作出对住所(经营场所)申请登记材料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的承诺,通过登记机关对申请登记材料的形式审查,即可依法注册登记。允许在一个地址办理多个营业执照或在一个营业执照上添加多个地址,实行 “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将企业名称变更预先核准登记审核权限下放县区,由企业登记机关负责审核本辖区范围内冠市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变更审核业务,切实提高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便利化服务水平和登记效率。
三是进一步加强窗口标准化建设。制定《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四办”要求加强登记窗口建设实施方案》(庆工商发〔2018〕75号),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窗口办理,并在甘肃政务服务网公示事项办理流程、文书规范及网上申报入口。在登记窗口配备供群众使用的电脑、打印机,设有专人为群众提供咨询和辅助录入服务。牵头推进市场监管综合受理窗口设置,推动“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梳理公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率先执行“三集中三到位”,坚决取缔中介服务,确保市场主体注册登记零收费。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独任审核、定期统计分析、领导坐班等制度,实现受理解答一口清、发放材料一手清、告知补正一次清,大大提高了一次性审核通过率,缩短了办结时间,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